科研成果
2018年04月30日 12:30 點擊:[]
專業教師及學生科研成果
序号 |
獲獎老師 |
獎項等級 |
1 |
李春光 |
第一屆全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 |
2 |
張楚旋 |
第二屆全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 |
序号 |
成果名稱 |
獲獎等級 |
獲得時間 |
負責人/主要參加人 |
1 |
381礦床地浸中細菌代替雙氧水試驗研究 |
核工業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
1997 |
胡凱光 王清良 |
2 |
512礦床地浸中鈾的遷移規律研究 |
核工業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
1998 |
阙為民 胡鄂明(3) |
3 |
CO2和O2原地浸出采鈾工藝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2003网站太阳集团為第4完成單位)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4 |
蘇學斌 |
4 |
鈾水冶離子交換塔出液裝置技術 |
湖南省技術發明三等獎 |
2014 |
雷澤勇 胡鄂明(4) |
5 |
核資源開發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研究與實踐 |
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08 |
譚凱旋 王清良(3) |
6 |
核資源開發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研究與實踐 |
湖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
2009 |
譚凱旋 王清良(3) |
7 |
化學課程在核資源創新人才培養中的 改革與實踐 |
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學成果三等獎 |
2010 |
胡凱光 |
8 |
發揮重點實驗室資源優勢,開展鈾礦冶高素質人才培養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學成果三等獎 |
2010 |
王清良 |
9 |
重點學科與重點實驗室協調發展培養核資源重新人才 |
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學成果二等獎 |
2012 |
胡凱光 |
10 |
核特色礦物加工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15 |
胡凱光 |
11 |
礦物和礦床的三維熱釋光研究 |
湖南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學省部三等獎 |
2016 |
謝焱石(3) |
12 |
高儲能岩體開挖卸荷變形破壞成因及其工程環境效應 |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2016 |
馬艾陽(5) |
序号 |
班級 |
學生姓名 |
獎項 |
指導老師 |
1 |
城工132班 |
黃家樂 |
2016年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 國家三等獎 |
李春光 |
2 |
城工141班 |
趙旭菲 |
2016 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國家二等獎 |
胡和平 |
3 |
城工141班 |
曾劍鋒 穆永軍 田錫萬 |
第一屆全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大學生模型設計競賽特等獎 |
李春光 |
4 |
城工144班 |
馮彥偉 楊鵬曉 劉燕軍 |
第一屆全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大學生模型設計競賽二等獎 |
蒲成志 |
5 |
城工121班 |
焦可心 |
2014年地方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
李春光 |
6 |
城工151 154班 |
黃書行 李 峰 李江龍 |
第二屆全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大學生模型設計競賽二等獎 |
張楚旋 |
7 |
城工143班 |
蔣雪峰 |
第十二屆湖南省力學競賽一等獎 |
胡和平 |
8 |
城工142班 |
董 濤 |
全國大學生數模競賽全國二等獎、湖南省一等獎 全國創青春挑戰杯省銅獎 美國大學生數模競賽三等獎 |
桂 榮 |
序号 |
獲獎項目名稱 |
獲獎等級 |
獲獎時間 |
獲獎學生名單 |
指導教師 |
1 |
堆浸提鈾模型 |
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三等獎 |
2017 |
陳曉傑 羅鑫 王民超 |
李會娟 |
2 |
原地浸出采鈾原理模型 |
第一屆全國高等學校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一等獎 |
2016 |
孟濤 洪茂鑫 邵曉超 |
胡鄂明 |
3 |
鉛鋅選礦廠模型 |
第一屆全國高等學校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三等獎 |
2016 |
王永永 張浩偉 |
劉建東 |
4 |
基于3Ds Max的堆浸及鈾回收工藝流程 |
第一屆全國高等學校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三等獎 |
2016 |
蔣潇宇 胡怡琪 周夢潔 |
史文革 |
5 |
鈾水冶新型固定床離子交換吸附、淋洗試驗裝置 |
第一屆全國高等學校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三等獎 |
2016 |
楊盤東 張磊 趙新浩 |
王清良 |
6 |
DNB,SRB和T.f聯合治理地浸采鈾礦山污染地下水的環境友好工藝 |
第五屆“大挑”校賽二等獎 第十屆湖南省挑戰杯三等獎 |
2013 |
張洪燦 桂增傑 陳陽 謝鑫 |
王清良 |
7 |
溶浸采鈾後處理固定床離子交換模拟實驗裝置 |
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二等獎 |
2013 |
楊敬、陳勇博 |
王清良 |
8 |
堆浸采鈾工藝模拟裝置 |
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二等獎 |
2013 |
徐華清等 |
王清良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學生科研論文
序号 |
班級 |
學生姓名 |
所獲獎勵(論文) |
期刊名稱 |
1 |
城工132班 |
黃家樂 |
廢玻璃對廢棄黏土磚再生混凝土力學性能影響研究 |
混凝土 |
2 |
城工121班 |
焦可心 |
基于 ANSYS WORKBENCH 的納米二氧化矽混雜纖維混凝土地下結構抗震性能研究 |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 |
3 |
城工111班 |
董超強 |
納米SiO2混雜纖維混凝土力學特性試驗研究 |
材料導報 |
序号 |
著作名稱 |
著作 類型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 年月 |
ISBN号 |
印數 (本) |
是否 入選文庫 |
譯本出版社及 出版年月 |
1 |
鈾礦山分析化學 |
編著 |
楊金輝胡鄂明王清良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201708 |
9787122293428 |
1000 |
否 |
無 |
上一條:2017年獲得專利授權
下一條:近五年團隊已獲的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或成果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