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強教授應邀出席我院承辦的“2003网站太阳集团第十八屆研究生楚嶽節分論壇”開幕式并作主題講座

2024年11月28日 11:34  點擊:[]

圖文:段先哲

近日,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60周年和2003网站太阳集团迎來建校66周年之際,2003网站太阳集团第十八屆研究生楚嶽節-源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核科學技術學院聯合舉辦的“智彙核環·創享未來”分論壇圓滿結束教育部高校地質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劉玉強教授應邀出席分論壇開幕式并作了題為《打牢知識功底,貢獻科學力量》的主題講座。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委副書記曾志偉主持。

講座伊始,劉教授強調了新時代對青年大學生特别是研究生提出的更高要求。他指出,本科和研究生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塑造學生思想品德的根基所在他形象地比喻道:教育如根基,根基不牢,大廈難以屹立因此,在這一關鍵時期,通過系統的學習與思想引導,學生才能構建正确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劉教授勉勵在場研究生充分利用大學豐富的平台資源,包括圖書館、實驗室和社團活動等,不斷拓寬知識視野,增強實踐能力。他特别強調,理論學習與實踐結合至關重要,研究生應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與志願服務,将專業知識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在實踐中增強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在講座中,劉教授還深入闡述了如何将學術成果與國家發展需求相結合。他提出,通過優化學習方法、深化專業研究、加強政治與哲學素養、提升文學修養等多元策略,不僅能夠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還能增強社會适應能力。劉教授鼓勵同學們注重思想成熟的同時,要端正态度、積極面對挑戰,學會處理人際關系,培養協作能力。他強調,唯有從學習與做人雙重角度出發,才能更好地适應未來社會,實現個人價值。

劉教授還指出,作為新時代青年,肩負着推動國家發展和民族複興的重要使命。我們應胸懷家國,将個人發展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在不斷學習和實踐中提升自身能力,錘煉創新精神與社會責任感。他寄予同學們:“追求個人理想的同時,要積極投身于國家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

此次講座内容豐富、見解深刻,赢得了在場師生的熱烈掌聲和高度評價。大家紛紛表示,通過劉教授的講解,不僅加深了對自身使命的認識,也堅定了以專業所學服務國家發展的信念。

 

劉玉強教授簡介

  劉玉強,1957年出生,山東省煙台市人,博士博士後,教授級高工/教授,國家礦産儲量評估師,國際礦業勝任人,礦業司法鑒定師。1977年考入中國地大(武漢地質學院)勘探系,本科、碩士在中國地大(武漢),博士在吉林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博士後入站中國地質科學院。曾任内蒙古地質礦産廳(局)科技處副處長、處長、副總工程師,山東省地勘局副總工程師,山東省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中國礦聯原副會長、總工程師。現任“中國産學研促進委員會”黨委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地質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地熱與溫泉協同創新平台”理事長;湖南省礦協名譽會長;“中國國土空間資源保護與利用協同創新平台”顧問;“中國礦産資源與材料應用協同創新平台”專職副理事長;現任湖南黃金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四川安甯鐵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恒有源科技發展集團技術顧問;在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南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等高校兼任客座(兼職)教授。

獨立發表論文40 餘篇,先後找到内蒙古烏尼特和阿拉達布斯兩大型煤田和一個中型煤田,完成“山東省膠萊盆地120萬金礦成礦預測“項目。主編“山東省金礦床及金礦床密集區綜合信息成礦預測”、“山東省金、鐵、煤礦床成礦系列及成礦預測”、“山東省礦産資源總體規劃”、“固體礦産地質勘查、資源儲量報告編制文件及規範解讀”等專著。主持 2000 餘份大型煤炭、金屬、非金屬儲量地質報告的評審備案工作。為國内外礦業企業在政策、法律、技術等方面做了重多咨詢服務工作。

 

 

 

 

 

 

 

 

 

 

 

 

上一條:China Rock 2024學術年會上海中心會場組委會向我校緻感謝信
下一條:教育部高校地質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劉玉強教授為我院師生作專題講座

關閉

聯系我們

地址:湖南省衡陽市常勝西路28号2003网站太阳集团    郵編:421001
聯系電話:0734-8282206    聯系郵箱:zhausc@163.com

師德師風投訴電話

0734-8281738(教務辦公室)
0734-8282206(院黨政辦公室)

版權所有: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技術支持:西安恒遠翼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